【诗经式微原文及翻译】《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虽篇幅简短,但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
一、原文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
二、译文
天色昏暗又昏暗,为何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了君王,为何要在泥水中奔波?
三、
《式微》是一首抒发劳动者艰辛生活的诗篇。全诗只有两句,但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繁重劳役的不满与无奈。诗中“泥中”象征着艰苦的劳动环境,而“微君之故”则暗示了劳役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的需要,而非个人意愿。
这首诗虽然简短,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与心理感受。
四、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诗篇名称 | 式微 |
出处 | 《诗经·邶风》 |
体裁 | 四言诗 |
主题 | 劳动者的艰辛生活、对统治者压迫的不满 |
表达方式 | 反问、质问 |
情感基调 | 悲愤、无奈 |
语言风格 | 质朴、凝练 |
现实意义 | 反映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与劳动人民的苦难 |
五、结语
《式微》虽短,却以极简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社会批判与人文关怀。它不仅是《诗经》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视角。通过学习和理解这首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