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宝藏问答 >

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2025-08-15 16:26:04

问题描述:

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时间不够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5 16:26:04

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概念之一。剩余价值的产生源于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与工资之间的差额。根据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获取方式不同,可以将剩余价值分为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两种形式。二者虽然都属于剩余价值的范畴,但在形成机制、实现条件以及作用范围上存在明显差异。

一、概念总结

概念 定义 形成机制 实现条件 作用范围
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下降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 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范围内普遍适用
超额剩余价值 个别企业由于技术进步或管理优化,使本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的额外剩余价值。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个别企业率先改进技术或提高效率 仅限于个别企业或行业范围内

二、关系分析

1. 来源一致:

无论是相对剩余价值还是超额剩余价值,其本质都是由工人的无偿劳动所创造的,都是资本家剥削的结果。

2. 实现方式不同:

- 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因此具有普遍性;

- 超额剩余价值则是通过个别企业的技术创新或效率提升而获得,具有暂时性和局部性。

3. 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当某个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后,随着该企业技术的扩散,其他企业也可能跟进,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上升,从而使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相对剩余价值。

4. 阶级影响不同:

-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取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整体生产力的发展;

- 超额剩余价值则更多体现了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与技术革新。

三、结论

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虽然在表现形式和实现路径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