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含西岭千秋雪原文及翻译】“窗含西岭千秋雪”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意境深远,描绘了诗人透过窗户看到远处西岭上的积雪,仿佛千年不化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时间的静谧。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内容 | 原文 | 翻译 |
诗句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窗户中包含着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
背景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啼叫,一行白鹭飞向蓝天 |
意境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窗外是西岭的积雪,门前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 |
二、诗句解析
“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含”字极为巧妙,不仅表达了窗外景色被“包含”在窗框之中,还赋予画面一种静态的美感,仿佛时间凝固。而“千秋雪”则强调了积雪的久远,给人一种历史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既有动态的鸟鸣与飞鸟,也有静态的雪山与船只,动静结合,意境开阔。
三、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沉郁顿挫,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四、艺术特色
- 画面感强:通过“窗含”、“门泊”等动词,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 对仗工整:“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翠柳”对“青天”,结构严谨。
- 情感深沉:虽写景,却蕴含诗人对国家动荡、民生困苦的忧虑。
五、总结
“窗含西岭千秋雪”不仅是杜甫笔下的自然美景,更寄托了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值得细细品味。
如需进一步探讨杜甫的其他作品或诗歌赏析,欢迎继续提问。